盤點丨2016-2020年編程政策超級盤點
來源:
奇酷教育 發表于:
2016-2020年編程政策超級盤點
360行,行行轉IT。
01
中央政策
2016年
教育部印發《教育信息化「十三五」規劃》通知,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。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、跨學科學習(STEAM教育)、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的應用。
2017年
1
教育部正式公布了《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》。標準規定將小學科學課提前到一年級,每周課時不少于一節。
2
國務院發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,明確要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,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,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。
并宣布:即日起,從小學教育,中學科目,到大學院校,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能課程,建設全國人才梯隊。

3
《十九大報告》進一步強調網絡強國戰略,加強前沿引領技術、現代工程技術、顛覆性技術創新,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,爭取在某些領域、某些方面實現“彎道超車”。
2018年
1
2018年1月5日,教育部印發《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的有關情況》提出,要將三維設計、開源硬件、人工智能正式劃入新課標,成為高中學習的必修課。
教育部高中新課標方案發布,人工智能進課堂,編程技術納入高考范圍。
2
2018年2月11日,教育部印發《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》。
文件指出: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深入普遍應用,開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新型教學組織模式的研究,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、跨學科學習( STEAM 教育)、創客教育等教育教學新模式中的應用,逐步形成創新課程體系(責任單位:基教司、中央電教館、人教社)。
3
2018年4月13日,教育部印發《教育信息化 2.0 行動計劃》。
計劃提出,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,充實適應信息時代、智能時代發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編程課程內容。推動落實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,并將信息技術納入初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。
2019年
1
2019年3月13日,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《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》的通知。
通知中透露:今年將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,并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,逐步推廣編程教育;同時,推動大數據、虛擬現實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深入應用。
2
3月21日,教育部印發《教育部關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》。根據通知,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“人工智能”新專業建設資格。
3
2019年11月《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》標準正式發布,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培訓中心發布關于《開展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》的通知
11月21日,教育部發布《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》,意見指出:加強實驗教學與多學科融合教育、編程教育、創客教育、人工智能教育、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。要求各地各校要豐富實驗教學實施方式,綜合運用觀察、觀測、模擬、體驗、設計、編程、制作、加工等多種方式,促進傳統實驗教學與現代新興科技有機融合。
2020年
1
2020年1月,教育部正式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計劃。已經實施16年的招生考試完成了歷史使命,強基計劃登上歷史舞臺。
2
7月15日,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——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》。
《指導綱要》中明確提出:從今年9月份起,全國大中小學將新增3門必修課,分別為書法、編程、勞動教育課程。這意味著,編程將在全國范圍內的學校正式推行。2019年1月,教育部發布《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》,北京、廣州、深圳、武漢、西安將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,3—8年級學生將在2019年全面試點。
今年起,將會有更多的中小學新增編程這門必修課。浙江省今年9月份開始的新學期,三到九年級信息技術課將同步替換新教材,其中,八年級將新增Python課程內容,如下:
三年級:新增“信息技術”和“網絡生活”
四年級上:新增“走進多媒體”、“制作演示文稿”和數字名片(H5)
五年級下:加入“算法和程序設計”
六年級:出現了“大數據”、“初始人工智能”、“萬物互聯”
八年級:新增Python編程課程
新高一:技術編程語言由VB替換為Python
新高一信息技術編程語言由VB替換為Python,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程序設計與算法等內容按照教材規劃五六年級開始接觸。
02
地方政策
在教育部推動和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,全國許多省市也加快了編程教育的步伐,開始推進編程教育發展工作。
廣東省:人工智能教育進入小學和初中
2017年12月,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公布《廣州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深入推進 STEM 課程實施試點學》,指出為深入推進 STEM 課程實施,根據市區聯辦、布點試驗的工作策略,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共設立了 155 所 STEM 課程試點學校,立項了 168 項 STEM 課題。
2019年7月,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《關于開展人工智能課程改革實驗區、校遴選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:
提出將在廣州市遴選實驗區和實驗校,開展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實驗。
預計將于今年秋季開展校本課程試點實驗,到2022年,實現人工智能教育覆蓋廣州全市學校。
浙江省:將編程納入高考
2013年,浙江省提出《深化高考改革試點方案》,信息技術(包括編程)正式納入高考。
2018年新高考,已將信息技術學科(含編程)納入高考的考試科目。

重慶市:開足開齊編程教育課程
2018年3月23日,《重慶教育信息技術與裝備中心關于印發201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》中提出:以提升中小學生素質為動力,全面推進科技與社會實踐教育。
要求開展中小學 STEAM 教育研究。探索科技創新 STEAM 教育課程研究,積極推動中小學校開展 STEAM 教育試點。做好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重點項目「中小學科技創新改革試點」研究,促進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改革。
重慶市教委下發《關于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》,要求將編程教育列入中小學必學科目。明確規定各小學要開足開齊編程教育課程,小學3~6年級累計不少于36課時、初中階段累計不少于36課時。
山東省:將Python加入小學信息技術教材
山東省最新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教材加入了 Python 內容,小學生都開始接觸Python語言了。據悉,山東也確定要把 Python 編程基礎納入信息技術課程和高考的內容體系。
2017年11月,青島市教育局下發《關于創新實驗室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建設適合學生開展 STEAM 課程學習與實踐的創新實驗室。到2020年,要在全市建設 60 個具有示范性、引領性的創新實驗室。
安徽省:信息技術全省統一命題
從19年起,安徽省初二年級的生物學、地理及信息技術學科,已經由原來各地自行組織的考查學科,改革為全省統一命題、統一考試的學科。
今年8月底前,各地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將制定完畢,及時向社會公布。
自2020年秋季初中一年級學生起,將全面實施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。
江蘇省:在中小學普及編程教育
2017年9月江蘇省印發了《江蘇省 STEM 教育項目學校建設指導意見(試行)》,并公布了 243 所STEM教育項目試點學校(其中幼兒園 32 所、小學 122 所、初中 47 所、高中 42 所)。
明確指出,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中有意識地將藝術人文、社會歷史等知識融入其中,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。
江蘇省教育廳下發《關于印發<江蘇省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綱要><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綱要>的通知》,要求在中小學普及編程教育。
目前,南京市已有部分學校嘗試在一、二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,學編程、做動畫,培養孩子計算思維。同時,南京還將科技特長生列入中考招生項目。
天津市:將信息技術、AI等納入招生范疇
天津政府招生辦發布的《2018年天津科技特長生招生計劃》中,多所中學將信息學奧賽、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等納入了招生范疇。
經過多年的政策推動,編程教育已經開始走進中小學課堂,得到政府、學校、家長、學生越來越多的重視。
山西省:開發創新教育課程
2018年2月23日,山西省教育廳印發《山西省基礎教育信息化「十三五」推進意見》的通知。
提出開發創新教育課程,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作為重點,以項目學習方式積極推進創客教育、STEAM 教育和機器人教育,開展創新教育模式實驗研究,每市至少建設 3 所創新教育基地學校。
湖北省:廣泛開展信息技術競賽
2018年3月7日,湖北省教育廳印發《省委高校工委 省教育廳2018年工作要點》提出推進教育信息化,加強中小學創客教育指導,廣泛開展師生信息技術競賽交流活動。
陜西省:促進基礎教育教學創新
2018年3月19日,陜西省教育廳印發《陜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(2018—2020年)》,強調要開展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基礎教育教學創新,深化教育改革。
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跨學科學習( STEAM 教育)、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。
河南省:普及編程教育
2018年4月10日,河南省電化教育館印發《2018年河南省中小學創客教育工作要點的通知》,針對國務院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中提出中小學階段普及編程教育的要求,各地市電教館應組織專家,加強政策學習,根據本地情況,出臺相關實施意見。
各試點校應進一步解放思想,匯聚多方力量,充分利用現有條件,研發校本課程。建議在中小學開設 Scratch、Python 等程序設計課程,培養編程思維,普及編程教育。
四川省: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發展
2018年4月18日,四川省教育廳就當地創客教育的發展建設,發布《四川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四川省中小學創客教育發展的通知》。
指出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,從空間建設、師資培養、課程研發、活動開展、文化宣傳等方面推進我省中小學創客教育發展,為實施「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」國家戰略培養創新人才。
貴州省:鼓勵創客競賽活動
2017年8月貴州省起草了《貴州省中小學創客空間建設指導意見(試行)》,鼓勵通過開展多項目、系列化的創客競賽活動,引導師生廣泛參與,以競賽帶培訓,以競賽促水平。
逐步構建優質高效的創客教育生態體系,培養學生創新精神、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,全面提升學生創新素養。
上海市:開啟科技創新的探索之路
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《上海市教育信息化「十三五」規劃》,上海已在 656 所中小學建設了 1141 個創新實驗室,覆蓋 41% 的小學、55% 的初中和 83% 的高中。2017年4月,上海市教委表示,到2020年將實現創新實驗室中小學校全覆蓋。
簡言之,就是上海將創新能力的培養直接提早到中小學階段,從政策層面讓「開啟科技創新的探索之路」鋪設到人才培養的前期。